">
  科目
  南都訊 根據此次高考改革方案,今後高考的必考科目只剩下語數英3科,學生可自主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中選擇3個科目,而且外語提供兩次考試機會。對於學生和家長來說,能否減輕負擔?有家長認為,改革後學生機會多了,但是備考時間拉長了。有老師也認為,改革方向是好的,學生可文理兼顧,但未必能減負。
  家長
  備考戰線拉長,殘酷又無奈
  對於改革方案中考試科目的設置,廣東家長有擔心,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計入高考總分,是否意味著提前備戰高考?
  陳先生是廣州執信中學一名高一學生的家長,對於高考改革方案,他覺得學生的機會多了,但備考戰線會拉長。“外語兩次考試機會,與以前的‘一考定終身’相比,無疑是有進步的。”陳先生表示,也許他的孩子會為這兩次外語考試廢寢忘食,看上去好像負擔不輕,但兩次機會對於孩子來說,也是一種心理寬慰。
  陳先生覺得,把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計入高考總分,可能意味著學生提前備考。“首先,高校的招生要求我們不可能提前知道,六科的會考,大多數孩子都會全力以赴,爭取把六科都考出自己的最高水平,到時選擇高校時才可能有更多選擇,也會更從容些。”陳先生稱,提前備戰高考對於一家人來說,有點殘酷而無奈。
  老師
  學生選擇增多,但未必能減負
  “總體看,這個方案尊重了學生多元化選擇,但未必能真正減輕學生學業負擔。”廣外外校教研室主任扈永進認為,學生在報考時只需根據高校提前發佈的招生報考要求和自身特長,從六科中自主選擇3個科目的成績,計入高考總分,這個做法符合教育的規律。因為每個高校都有自己的要求,學生的選擇更多,能力高的多選一點,能力稍低的也能有自己的考慮,高校跟學生的匹配度會更吻合。
  “但從邏輯上來講,這個方向未必能真正減負。”扈永進稱,原來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是一個幾乎“人人都能過的”設計,考核一些基礎的東西,但改革後,它就變成了具備有高考的功能了,對學生的重要程度可想而知。
  廣州一位重點中學高三年級語文老師認為,文理不分科的改革方向是好的。以前高中分文理科,導致學生偏科嚴重。但實際上,不少學生的愛好是跨文理的。“有的文科考生,其實挺喜歡化學的,但因為物理特別差,怕拖了後腿,所以只能選文科了。改革後,文理就可以跨越選擇,譬如說選擇物理、化學和歷史,做到文理兼顧。”
  專家
  實際操作仍有待觀察
  對於能否給學生減負,專家意見不一。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頗有些擔心,“由於最終的錄取制度,依舊是集中錄取,因此文理不分科、分散高考壓力,最終可能演變為增加高考壓力,把高考戰線拉長為整個高中三年。”他認為,按照目前的方案,學生必須認真對待每一門學業水平考試,另外,如果所選科目在高一、高二就測試,這就把高考的壓力提前到高一、高二。
 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吳穎民則認為此舉能減輕學生負擔。“只要是考試肯定會有一定的負擔,但錯開考試時間,把考試分散,能減輕精神上的壓力。”他認為,把會考成績計入總成績中,也要求省級會考權威性、真實性進一步提高。
  中山大學教育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馮增俊認為,以高考成績、學業水平和綜合素質三方面作為錄取標準,大方向是對的,在實操中會很複雜,與理論設計是否一致還有待觀察。
  A 16-17版 統籌:南都記者 賀蓓 採寫:南都記者 賀蓓 梁艷燕 金可鏤 莊樹雄 南方日報記者 雷雨 畢嘉琪  (原標題:不分文理科 學生減負還是增負?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k63qkwip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